孩子做事情爱讲条件 家长很无奈 如何巧妙应对讨价还价
孩子做事情爱讲条件
在孩子度过了三岁这个“语言爆炸”的阶段之后,对词语的掌握也越来越熟练,经常童言无忌,说出很多让我们感到非常有趣的话语。在他们自主能力进一步增强之后,对于爸爸妈妈要求做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地言听计从了,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,会准确地提出来一些要求:“妈妈我吃完了青菜饭后吃一块巧克力好不好?”“妈妈今天不去幼儿园里把,我乖乖在家听你的话,不看电视。”也许是受到家人平时的奖励影响,他们学会了通过做出一定的让步,来满足自己的其他愿望,时间久了,也会变得越来越骄纵。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?
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提出来各种各样的要求,自己心里也没底,更多地是一种尝试。很多时候就算他们不懂,心理学用起来还是很顺畅的。社会心理学中,有两种效应适合提要求,一种是“登门槛效应”在满足一个小愿望之后,提出一个更大的愿望也有可能被满足,这也是我们所谓的“得寸进尺”。另一种是“留面子效应”,当自己的一个比较大的心愿不被满足,妈妈可能为了照顾小孩子的面子,于是愿意都答应他一个小要求。虽然他们并不懂得这其中的原理,但是尝试一次有效后,就会继续套用来满足自己的愿望。
家长们首先能够做到的就是制定一定的规则,孩子通常能够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意,认为如果自己撒撒娇,其实很多时候规则都是可以改变的,这样无形之中,溺爱就会伤害了孩子。我们要让他知道,虽然我们足够爱他,可是说好要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完成。像是每天必须要刷牙洗脸,去幼儿园的一定要准时,老师提出的要求要完成等等。让他明白,情感和规则是两码事情,如果答应好的事情一定要完成。
一般“混乱型”的家长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,这种行为十分不可取。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决定,如果心情好就统一孩子的要求,心情不好就十分严厉。时间依旧,孩子变得要看家长的脸色行事,凡事小心翼翼,跟人交往也会不自信,产生自卑的心理。这样强调家长的权力,让孩子缺少自主的感觉自我效能感极低,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何事情,也会伤害到亲子之间的关系。也许生活中纷繁的事情很多,家长额不要让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给孩子造成较大的波动。
其实作为家长,对待孩子的要求自然不能像军训一样铁面无私,不讲究情面,亲子关系也会生疏很多。我们能做的就是“温柔而坚定”,对原则问题严格要求,平时不要立刻满足他们的需求,让孩子做到掩饰漫步,并且了解到,并不是什么好处都是可以通过谈条件来交换的,在孩子将任务很好地完成之后主动地及时地才是最好的。
相关阅读
-
叛逆期孩子 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
为大家介绍的是叛逆期孩子的相关经验,关于叛逆期孩子 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,一起来了解了解吧。 1、尊重孩子,不作道德评价。做家长的不要过于严厉,一旦孩子叛逆就给孩子扣上“不听
-
宝宝早教启蒙怎么做?早教盒子到底怎么选?
孩子早教是很多妈妈的症结了!到底去不去上万元的早教机构?自己在家不懂早教怎么办?还记得大宝那时报了1.5万的金宝贝,最后剩了很多课程没上完感觉完全能在家自己陪孩子这样
-
白血病50%是孩子?医生:3种菜少吃 多是甲醛根据地
近年来,儿童白血病频繁发生。在中国400万白血病患者中,50%是儿童,其中大多数是2至7岁的儿童。许多人忍不住想知道这个可怕的癌症病人会有多大。边肖提醒这里的每个人,少吃三
-
80首宝宝早教顺口溜(上)
今天给各位爸爸妈妈们推荐80首宝宝早教顺口溜听顺口溜的好处是什么呢1-2岁是宝宝语言发育的爆发期,顺口溜有节奏有押韵,朗朗上口,可以刺激宝宝的语言敏感性哦爸爸妈妈们可以平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