詹大年:批评 不是叫孩子低头 而是叫孩子抬头 | 004
詹大年:批评
怎样批评孩子才有效果呢?
一、批评,针对孩子的过错而不是过失,针对孩子的必然而不是偶然,针对孩子的现象而不是本人。批评孩子前,一定要弄清楚批评的价值,先给孩子找到挨批的理由。自己要坚定地站在孩子的一面,把过错放在你们的对立面。我们要孤立的是错误,而不是孩子本身。
二、使用描述性批评,而不是评价性批评。对孩子的错误加以描述,就事论事,在描述过程中保持态度中立,不要谴责与侮辱。描述后,帮助孩子分析、纠正,与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办法,并一起制定可以操作的行动计划。
三、批评的目的是激励而不是打击,是唤醒而不是压抑。如果孩子的错误不是孤立的,那说明他可能是在实现某一个目标,或许在过失的背后隐藏着过错。如果孩子的目标和勇气是对的,我们要激励和帮助他实现这个目标。或者鼓励他继续试错。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,只要不是不可以回头的错误,都是可以犯的。
四、批评前告知,批评后提醒。批评不要劈头盖脸,要让孩子有心理准备“要挨批”了。特别注意的是,不要认为批评可以达到“一批就改”的满意效果。批评只是表达家长的意愿,孩子有权力拒绝批评,有权力不改。怎么办?提醒。而不是唠叨,也不是无助,更不是变本加厉。
五、快乐批评,和谐责罚。批评不是为了让孩子“低头”,而是为了让孩子“抬头”,所以,孩子接受批评的姿态与孩子是否可以改正无关。家庭不要在气氛沉闷时批评孩子,更不要在任何一方的“气头上”责罚孩子。注意“五不责”:饮食不责、疾病不责、烦躁不责、悔改不责、初犯不责。 切忌在有情绪时批评孩子。如果彼此都有情绪,先处理自己的情绪,再处理孩子的情绪。 要记住,批评的态度是家长和老师最重要的人格修养。
六、给予孩子空间与自由,允许和鼓励孩子辩解。给孩子“回嘴”的权利,会造就一个民主的孩子,诞生一个和谐的家庭。只有在孩子“回嘴”的时候,我们才可以觉察到孩子的痛点和泪点。才可以反思自己,才可以对症下药。
七、批评和责罚可能有效,也可能无效。好的习惯不是“批”出来的,而是“带”出来的。好的气质不是“教”出来的,而是“养”出来的。家长、老师的潜移默化决定了孩子人格的形成。
相关阅读
-
白血病50%是孩子?医生:3种菜少吃 多是甲醛根据地
近年来,儿童白血病频繁发生。在中国400万白血病患者中,50%是儿童,其中大多数是2至7岁的儿童。许多人忍不住想知道这个可怕的癌症病人会有多大。边肖提醒这里的每个人,少吃三
-
80首宝宝早教顺口溜(上)
今天给各位爸爸妈妈们推荐80首宝宝早教顺口溜听顺口溜的好处是什么呢1-2岁是宝宝语言发育的爆发期,顺口溜有节奏有押韵,朗朗上口,可以刺激宝宝的语言敏感性哦爸爸妈妈们可以平时
-
宝宝早教启蒙怎么做?早教盒子到底怎么选?
孩子早教是很多妈妈的症结了!到底去不去上万元的早教机构?自己在家不懂早教怎么办?还记得大宝那时报了1.5万的金宝贝,最后剩了很多课程没上完感觉完全能在家自己陪孩子这样
-
叛逆期孩子 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
为大家介绍的是叛逆期孩子的相关经验,关于叛逆期孩子 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,一起来了解了解吧。 1、尊重孩子,不作道德评价。做家长的不要过于严厉,一旦孩子叛逆就给孩子扣上“不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