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妈营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健康知识 > 健康百科 >

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

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 为什么要检查肌酐水平 有时候还要检查血磷

更新:2025-03-03 19:05:52 来源:辣妈营 作者:小冬
导读: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,抗病毒治疗,是慢乙肝患者朋友必然经历的过程,可有效地阻止肝炎进展为肝硬化,降低乙肝发展为肝脏恶性肿瘤的概率。不过,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过程是相对复杂的,并

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

抗病毒治疗,是慢乙肝患者朋友必然经历的过程,可有效地阻止肝炎进展为肝硬化,降低乙肝发展为肝脏恶性肿瘤的概率。不过,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过程是相对复杂的,并非我们所说的“一日一片药”就能解决问题。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,不仅仅要对肝功能的恢复情况,病毒的控制情况进行综合检测,同时还需要对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排查。

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准确的监测

血肌酐水平,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,是乙肝抗病毒治疗复查的常规项目。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,为什么对血肌酐水平要进行检测呢?血肌酐水平,一般是指内源性的肌酐水平,主要来源人体肌肉代谢。肌酐,主要是通过肾小球过滤,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液排出。当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下降,血肌酐水平的过滤出现障碍,导致血液肌酐水平增高。所以,对于乙肝抗病毒的患者朋友来说,血肌酐水平主要是检测目前用药有无产生肾毒性,是否对肾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。

正常情况下,血肌酐在男性水平为53-106微摩/升,女性水平为44-97微摩/升。临床上,由于部分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,包括干扰素以及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用药,可能存在有肾毒性,但是并非所有患者用药期间都产生肾毒作用。所以,对于血肌酐水平的检查,主要是检测作用,防止某些一线抗病毒治疗用药导致肾功能障碍。如果在抗病毒治疗期间,出现明显的血肌酐水平升高,需要对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调整。

血肌酐可有效评估肾脏功能

血磷水平,对于很多乙肝患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,很多人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忽视了对血磷的检测,导致了严重的骨骼方面的副作用。磷在人体中大部分以磷酸钙的形式沉积在骨骼中,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。当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的时候,骨骼中的磷成分会释放到血液中,导致血磷的水平明显升高。同时,当出现肾功能障碍时血磷水平也可显著增高。血磷的正常值范围为0.74~1.39mmol/L。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,如果出现血磷升高需要重视肾功能以及骨质问题。尤其是老年患者,在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,需要进行骨质方面的重点监测。

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,对于副作用指标的监测尤其重要,除了血磷、血肌酐的检测,还包括肌酸激酶、乳酸水平进行检测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乙肝抗病毒治疗用药的副作用产生属于个例,并非所有抗病毒治疗者均会出现,且不同的抗病毒治疗用药可能产生的临床个例副作用不同,监测的指标也有所差异。

老年乙肝患者抗病毒需监测骨质

温馨提醒:抗病毒治疗期间,复查的项目和频率与常规复查相比,频率需要提升,项目需要增加。抗病毒治疗,且不可为了节省检查费用,排斥复查,对于医生建议的检查项目,需要认真复查。

注:(本篇由辣妈营小编进行网络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,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!)

相关阅读